扁顶法适用于推定普通砖砌体或多孔砖砌体的受压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或墙体的受压工作应力。
1、扁顶应由1mm厚合金钢板焊接而成,总厚度宜为5mm~7mm,大面尺寸分别宜为250mmx250mm、250mmX380mm、380mm x 380mm 和 380mmx 500mm.250mm X250mm和250mmx380mm的扁顶可用于240mm 厚墙体,380mmx380mm 和 380mmx500mm 扁顶可用于370mm厚墙体。
2、扁顶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扁顶主要技术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额定压力(kN) | 400 |
极限压力(kN) | 480 |
额定行程(mm) | 10 |
极限行程(mm) | 15 |
示值相对误差(%) | ±3 |
3、每次使用前,应校验扁顶的力值。
4、手持式应变仪和千分表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手持式应变仪和千分表的主要技术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行程(mm) | 1~3 |
分辨率(mm) | 0.001 |
1、测试墙体的受压工作压力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选定的墙体上,应标出水平槽的位置,并应牢固粘贴两对变形测量的脚标。脚标应位于水平槽正中并跨越该槽;普通砖砌体脚标之间的距离应相隔4条水平灰缝,宜取250mm;多孔砖砌体脚标之间的距离应相隔3条水平灰缝,宜取270mm~300mm。
2)使用手持应变仪或千分表在脚标上测量砌体变形的初读数时,应测量3次,并应取其平均值。
3)在标出水平槽位置处,应剔除水平灰缝内的砂浆。水平槽的尺寸应略大于扁顶尺寸。开凿时不应损伤测点部位的墙体及变形测量脚标。槽的四周应清理平整,并应除去灰渣。
4)使用手持式应变仪或千分表在脚标上测量开槽后的砌体变形值时,应待读数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测试工作。
5)在槽内安装扁顶,扁顶上下两面宜垫尺寸相同的钢垫板,并应连接测试设备的油路。
6)正式测试前的试加荷载测试,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规定。
7)正式测试时,应分级加荷。每级荷载应为预估破坏荷载值的5%,并应在1. 5min~2min内均匀加完,恒载2min后应测读变形值。当变形值接近开槽前的读数时,应适当减小加荷级差,并应直至实测变形值达到开槽前的读数,然后卸荷。
2、实测墙体的砌体抗压强度或受压弹性模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2)正式测试前,应反复施加10%的预估破坏荷载,其次数不宜少于3次。
3)测试时,加荷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4. 3. 3条的要求,并应测记逐级荷载下的变形值。
1、数据分析时,应根据扁顶力值的校验结果,将油压表读数换算为测试荷载值。
2、墙体的受压工作应力,应等于按本标准相关规定实测变形值达到开凿前的读数时所对应的应力值。
3、砌体在有侧向约束情况下的受压弹性模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9的有关规定计算;当换算为标准砌体的受压弹性模量时,计算结果应乘以换算系数0. 85。
4、槽间砌体的抗压强度,应按本标准相关计算式计算。
5、槽间砌体抗压强度换为标准砌体的抗压强度,应按本标准相关计算式计算。
6、测区的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按本标准相关计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