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6812798

技术资源Technology

行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资源 > 行业新闻

混凝土开裂为什么与材料有关呢?一针见血说出原由!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8-24 浏览者:316















混凝土结构开裂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维的问题,其成因涉及众多方面,设计、材料和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细微环节都可能成为导致整个混凝土工程开裂的“罪魁祸首”。而在这纷繁复杂的原因之中,材料因素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与材料紧密相关的十大原因,通过剖析这些原因,揭示混凝土开裂的内在机理,以期为预防和解决混凝土开裂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01
水泥安定性不好

水泥作为混凝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安定性对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水泥安定性不佳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一大隐患。


(1)游离氧化钙与游离氧化镁的隐患:这两种物质都是经过高温煅烧形成的晶体颗粒,它们的熟化过程相当缓慢,甚至在水泥硬化之后仍会持续进行。这种迟来的熟化反应会导致周围水泥石固相体积的膨胀,进而引发水泥石的开裂现象,对混凝土的完整性构成威胁。


(2)石膏掺量的微妙平衡:石膏在水泥中的掺量需要严格控制。当石膏掺量过多时,即使水泥已经硬化,它仍会与固态的水化铝酸钙发生反应,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这种反应会导致体积约增大1.5倍,从而对水泥石产生额外的压力,引发开裂问题。因此,石膏的掺量必须精确把握,以避免对混凝土造成不利影响。


02
水泥颗粒级配不当

水泥颗粒的级配是决定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当水泥中1-3µm的颗粒含量过高时,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如3天内)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但这也同时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问题。


这种颗粒级配的不当导致混凝土的需水量显著增加,进而影响了浇筑性能,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可控性降低。更为严重的是,高含量的细小颗粒会导致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释放出更大的热量,即水化热增大。这种热量的释放不仅加剧了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还使得混凝土的收缩率显著增大。


收缩率的增大是混凝土开裂的一个重要诱因。特别是在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阶段,如果收缩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容易出现早期开裂现象。这种开裂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还可能对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03
水泥本身其他质量问题

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质量直接关乎到混凝土的整体性能。然而,水泥本身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往往成为混凝土开裂的潜在源头。


当水泥出厂时强度不足,意味着其固有的胶结能力已经受损。这样的水泥在混凝土中无法提供足够的粘结力,导致混凝土整体强度下降,进而增加了开裂的风险。


受潮是水泥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一旦水泥受潮,其内部的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硬化过程。受潮的水泥在混凝土中使用时,往往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发展不均,局部弱化区域容易成为开裂的起点。


过期水泥更是混凝土开裂的潜在威胁。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泥的活性会逐渐降低,甚至可能完全丧失。使用过期的水泥配制混凝土,就像是在建造一座没有坚实基础的建筑,开裂和破坏的风险自然大大增加。


04
骨料含泥量大

骨料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骨料中含泥量过大,却常常成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隐形推手。


当混凝土所用骨料中的含泥量过高时,这些泥质杂质会在骨料表面形成一层隔离层,阻碍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有效粘结。这种粘结强度的降低,直接导致了混凝土抗拉强度的下降。在混凝土受到外力作用时,这些弱化的界面容易成为裂缝的起点,进而引发更广泛的开裂现象。


此外,骨料中的泥质杂质还会对混凝土的收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泥质杂质的吸水性强,容易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从而增大混凝土的收缩率。这种收缩的不均匀性进一步加剧了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除了对粘结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外,骨料中的泥质杂质还会降低水泥浆对粗骨料的握裹力。这种握裹力的减弱意味着混凝土整体强度的下降,使得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更容易出现裂缝和破坏。


05

骨料级配不合理

骨料作为混凝土中的骨架,其级配的合理性对于混凝土的性能至关重要。然而,当骨料级配不合理时,往往会成为混凝土开裂的潜在隐患。


具体来说,如果骨料粒径太小、级配不良,将导致混凝土中的空隙率增大。这些空隙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容易成为应力集中的区域,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为了填补这些空隙,往往需要增加水泥和拌和水的用量。然而,这样的做法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成本,还可能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过多的水泥和拌和水会导致混凝土的水化热增大,收缩率增加。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这种增大的收缩率容易引发开裂现象。特别是当使用超出规定的特细砂时,由于其粒径过小,比表面积增大,需水量也随之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风险。


06
骨料质量不好

骨料,作为混凝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整体性能。然而,当骨料存在质量缺陷时,它便可能成为混凝土性能的隐形杀手,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先,如果骨料中云母的含量较高,这将严重削弱水泥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力。这种粘结力的减弱,如同桥梁的支柱受损,直接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在承受外力时,这样的混凝土更容易出现破坏,威胁到结构的安全性。


其次,骨料中有机质和轻物质过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杂质如同混凝土中的“拖延者”,它们会延缓水泥的硬化过程,使得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受到阻碍。特别是在早期,这种强度的降低尤为明显,给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带来极大挑战。


更为严重的是,骨料中的硫化物还可能与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发生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如同隐藏的“炸弹”,它会导致体积膨胀2.5倍,进而引发混凝土的开裂。这种开裂不仅影响混凝土的美观性,更可能破坏其整体性,使得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大打折扣。


07
碱-骨料反应

在混凝土的广阔世界里,隐藏着一种不为众人所熟知的化学反应——碱-骨料反应。这种反应如同潜伏的“破坏者”,悄然威胁着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当混凝土中的骨料,如蛋白石、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千枚岩等,具有碱性特性时,它们可能与同样碱性强烈的水泥发生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强强联合”,而是生成了一种具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


这种凝胶如同混凝土中的“不速之客”,它的生成导致了混凝土的膨胀。这种膨胀是缓慢而持续的,它像一把无形的“刀”,悄然切割着混凝土的结构,使其产生裂缝。这些裂缝如同混凝土身上的“伤痕”,不仅影响着其外观,更削弱了其整体性和耐久性。


碱-骨料反应的发生往往具有隐秘性,它可能在混凝土施工后的数月甚至数年内才逐渐显现。这使得它成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种难以捉摸的原因。


08
水灰比与坍落度失衡

在混凝土的配合设计中,水灰比与坍落度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与表现。然而,当这两者失衡时,便可能成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幕后推手。


首先,我们来谈谈水灰比与坍落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为了满足泵送条件,泵送混凝土通常具有较大的坍落度和良好的流动性。然而,这种设计往往导致混凝土在局部区域出现粗骨料稀少、砂浆过多的现象。当这样的混凝土在脱水干缩过程中,其表面便容易产生裂缝,如同干旱的土地上出现的裂痕。


此外,水灰比与坍落度的失衡还可能引发混凝土的其他不良现象,如离析和泌水。这些现象导致混凝土中的各种组份分布不均,水化反应差异性增大。就像一群杂乱无章的士兵,无法形成有力的战斗力,这样的混凝土在面对外力时更容易产生裂缝,其整体性和耐久性也因此大打折扣。


09
外加剂的影响

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外加剂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如同神奇的“调味剂”,能够为混凝土带来诸多优异的性能。然而,当外加剂的使用不当或选择不当时,却可能成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潜在诱因。


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一定的默契和适应。当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不佳时,便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排斥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程度不同程度地增大,进而增加裂缝产生的风险。


其次,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也是一门学问。不同的外加剂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作用,选择不当便可能带来不良后果。例如,膨胀剂是一种常用的外加剂,用于提高混凝土的膨胀性能。然而,若选择了不当的膨胀剂、使用了过期的产品,或是误用了假冒的膨胀剂,都可能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这些裂缝如同混凝土身上的“伤疤”,不仅影响其外观,更可能削弱其整体性和耐久性。


10
矿物掺合料

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矿物掺合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添加剂,为混凝土带来了诸多优异的性能。然而,就像一把双刃剑,矿物掺合料的使用也隐藏着潜在的风险,它可能成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隐形推手。


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矿物掺合料的细度。细度越高的矿物掺合料,虽然能够带来更好的工作性能和更高的强度,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混凝土的收缩程度增大。这种收缩如同混凝土内部的“微小地震”,不断累积并可能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其次,矿物掺合料的掺量也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商品(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通常会掺入较大量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其掺量往往在15%~30%之间。然而,这种高掺量的设计虽然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却也使得混凝土的收缩程度进一步增大,从而增加了裂缝产生的风险。


更为严重的是,高掺量的矿物掺合料还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由于矿物掺合料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它们在混凝土早期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强度作用。这使得混凝土在早期阶段难以抵抗内部的拉应力,从而更容易出现裂缝。


综上所述,混凝土开裂与材料因素密切相关。从水泥的安定性、颗粒级配到其他质量问题,从骨料的含泥量、级配到质量差,再到水灰比、坍落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影响,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混凝土开裂的诱因。因此,在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设计,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



返回列表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水产前街28号华闻商务园B3室邮编:300241 电话:(022)8681279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7  天津深城建筑检测有限公司 津ICP备19009870号 技术支持:东云创达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互动 手机浏览